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见了,快递小哥!无人配送车即将满街跑,能躲路人,能看红绿灯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创业邦杂志   

ID:ichuangyebang   作者: 大湿兄


就在各大公司,为打造一台无人驾驶的汽车绞尽脑汁时,在美国硅谷的Nuro.ai团队却另辟蹊径,打造出一款不载人、只拉货的Level4全自动无人配送车!


数以万计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将被无人配送车取代。



1.

明明有颜值

却偏偏玩科技


这款无人配送车代号R1,外观圆滑可爱,看起来特别像一个顶着帽子的烤面包机。“帽子”,即是车辆顶部的一台激光雷达,而围绕车顶和车身一周,布置了至少8个摄像头。


可以认出来正在过马路的行人


可以准确识别交通指示灯


其车身高度接近正常的SUV,但宽度只有普通车的一半。这样的设计,让它可以更灵活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上。



它并没有设置驾驶员的座位

而是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货物


车身两侧均是可以打开的货仓

需要通过APP获取密码打开货柜



其总载货能力可以达到250英镑(约合113公斤),与目前国内快递员使用的电动车载重能力差不多,但安全性明显高了不少。


Nuro方面称,它们将会大规模生产该车型,并和多家合作伙伴一起推出服务,包括餐厅、药房、生鲜超市等,Uber旗下的Uber eats外卖服务就是目标客户之一。


左Dave Ferguson,右朱佳俊

Nuro的两位创始人


朱佳俊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在谷歌工作了8年半,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团队首席工程师之一,谷歌无人车在环境感知方面的绝对专家。


Dave是曾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团队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的负责人,自动驾驶汽车业界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曾经参与了NASA火星探测器的研发。


有意思的是,朱佳俊在2014年之后,从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更新过,似乎是从那时候就全身心投入到Nuro的研发上了。在2014年7月时,朱佳俊还曾转发了一条微博,说的是关于国内自动驾驶的应用和美国的进行对比。



其实不难理解,他是在侧面吐槽,国内自动驾驶的应用难度远高于美国。国内的道路复杂程度大家也有目共睹,想要自动驾驶技术来代替人类,或许达到L5都无法避免事故,因为说不好跳出来一个碰瓷的。 



在无人配送车上也是如此,中国基于楼宇的住宿环境和超高的人口密度,使得配送不仅仅是完成路上运输那么简单,应运而生的就是如今的快递配送大军。


相比之下, 美国人基本都有自己的独立地址,配送车可以直接送到家门口。而且,较为稀疏的住宿方式无形中也增大了配送的劳动成本。所以,美国这样的地大人稀的国家更需要无人配送车。



朱佳俊表示,Nuro 的生产工厂目前还在美国,未来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制造工厂或者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做更大规模量产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


那么,在未来几年里,咱们国内的快递员、外卖员是否也会被无人配送车代替呢?


2.

“无人”

时代即将到来


京东物流的无人配送业务,算是走在前列的品牌。虽然目前并没有普及,但是在宣传层面来说,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多次在公开场合聊到自己在未来无人仓库、无人配送的部署,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





在谈及失业问题的时候,他表示,机器人或者无人机并不会影响京东员工的就业,许多人仍然会有自己的岗位。“我们还是需要许多人来管理快递无人机,比如使用摄像机、观察和操控快递无人机,以及管理无人仓库以及相关的订单机器人等。”



但是,要知道有八成的快递从业人员为农村人口,其中绝大部分快递员的教育背景不到本科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需要把原来这批快递员升级为操控无人设备的员工,前期必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培训。


所以在“有人”到“无人”这个过渡时期,筛选出更高质量的快递员、增加新一批更有能力的快递从业人员将会一种必然的节奏。



3.

再见了!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


每年双11,有近八成的快递小哥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就在所有人疯抢打折商品、各大购物网站发布破纪录营业额数字的时候,无数快递小哥天微微亮就出门,开始一天忙碌的收发工作。



每到暴雨、大雪天气到来,是外卖小哥们“跋山涉水”将温热的食物送到我们手里。就在你抱怨他们送的太慢、就在你享受美食的时候,外卖小哥会因为迟到扣掉的那几块钱而叹息。



快递这一行,人员流动性极强。其中,将近一半的快递在告别目前工作站点后希望另谋其他服务行业,有很多快递员想要找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快递员的工作让他们感到太累了。 


外卖行业亦是如此,外卖配送成为伤亡率最高的职业之一:在上海市,每2.5天就有1名外卖小哥伤亡!

  

无人配送的到来,毫无疑问会为他们减轻工作的压力,当然也会给他失业的压力。



4.

你的岗位会被取代吗?


根据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尤其是程式化、重复性、依靠反复操作实现的熟练工种。


1. 收银员、营业员


无人贩卖柜、无人超市的流行,让这些几乎没有难度的工种慢慢被废除。


2. 媒体工作者


“AI小懂”是汽车类APP懂车帝开发的写作机器人。它可以实现多体裁、多类别的汽车领域的文章创作。无论是凌晨 2 点、午夜 4 点还是凌晨 6 点,这位“神奇小编”都可以全天候进行稿件的内容生产与输出工作。


3. 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


Google旗下的子公司Waymo就是在做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去年投入75台车在加州总共测试了352,545英里的路程,而脱离次数只有63次,也就是说Waymo的无人车平均每跑5600英里才会出现一次无法应对的情况。这个成绩在参与测试的无人车中一骑绝尘,和第二名的通用拉开了4倍的差距。


4.会计


普通会计丢失工作的风险高达95%,而自动化会计审计平台Smacc,为中小型企业服务,能够将财务审计过程数字化、自动化。整个会计核算的过程会进行64位数据点核查,对发票进行核验、检查,并做到撰写财务报告。


这仅仅还只是一部分常见的职业,还有更多的岗位会慢慢地被取代。



日本经济新闻和英国金融时报在实施了共同研究调查以后,他们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全部 820 种职业、2,069 项业务(工作)中,34%(710 项工作)的比重可被机器人替代。


那么,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5.

AI时代,适者生存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一次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能够承担很大工作,而且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会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这会帮助人类腾出很多空闲时间。


不过这确实可能导致一些低薪工作者失业,但整体上却在节省人们的时间。


他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从石器、青铜、铁器时代到工业、蒸汽、电器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还有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其实人类不断被新事物所改变,个体差异也渐渐被拉开。适者生存,留下来的必然是社会所需要的人,那么适应就尤为重要。



对于快递小哥、外卖小哥这些卖体力的活,确实不是什么“铁饭碗”,像很多其他职业也是如此,即便是你每天坐在高大山的办公楼里,也说不好哪天你的工作就被取代了。


倒不如,真的去思考一下,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险。如果有,那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学习,赶在被踢出局之前掌握一项“硬技能”。


像快递员们那样,有机会晋升为一名无人配送车的操控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想了解更多关于青年国际乡村双创的内容吗?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